(资料图片)
教书育人并非只是校园中老师的义务和责任,子不教父之过,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素养、良好习惯,家长是最为重要的老师角色。而现代社会,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于育儿的理解就是吃的好、成绩好,容易忽视很多心理、品行方面的家庭教育,导致孩子缺少学习积极性,受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耽误学业。
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:家庭教育甚至超越了校园教育,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成就!每一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,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考上285、911,但这需要先改变自身的教子认知,理解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的协同性作用以及自身要做好的任务。根据孩子的优缺点,耐心培养其习惯的养成,在生活中多给孩子做好榜样,不过分要求孩子以成绩论高低,或者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。同时,克服溺爱,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。
每一个家庭都是孩子最好的学校,相信大家都懂,但如果家长不重视这种认知,就对孩子起不到良性的熏陶作用。所以,这一点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。
好的教育并非主动的灌输,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,第一模仿的就是家长,如果给予的影响是科学积极的,那么孩子自然受益无穷,比如和孩子时常一起阅读、做户外活动等。如果给予的影响是不健康的,比如说脏话、玩手机或者当着孩子面酗酒等,那么孩子的心中也会产生尝试的念头。
总之,培养好孩子,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。在获得正确的认知后,家长应该把目标先设定为提升自己,让自己成为有素养、合格的家长。这样才能做好言传身教。
良好的学习成绩离不开日常良好的学习习惯,更离不开家长、学校共同培养的努力。当家长打开正确的认知思维,去看待教育孩子的问题,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的狭隘单一。多角度的去发现孩子的成长规律,思考实践,你一定会获得心中想要的状态。
如果你对家庭教育指导师报考学习感兴趣,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,共同交流!